1.  哪些人需要看心理医生?
就象一个身体上很健康的人,也最好每年做一次全面的身体检查一样,每一个正常人都应该每年花一点时间去看心理医生。看心理医生不仅仅是解决自己的心理疾患,而更应该是使自己的心态更加健康,从而提高自己的生活质量。在西方发达国家,上到国家元首,下至平民百姓,均把看心理医生视为一种高贵的精神消费。
 
2.  哪些人必须看心理医生?
    情绪低落或情绪不稳,时间超过三周未缓解;
    长期躯体不适,经躯体检查未发现明显器质性改变;
    人际关系出现严重问题;
    自觉工作压力过大;
    长期失眠;
    遭遇重大生活挫折;
    长期家庭纠纷;
    儿童学习困难。
 
3.  心理治疗或咨询对什么样的人效果最好?
⑴ 来访者愿意接受心理治疗,希望自己在感受和行为上做出改变,而且希望从治疗中获得帮助。
⑵ 来访者是一个愿意充分表达和反思自己经历的人。
动机比较高的人在治疗中颇为合作,与治疗师坦诚交流,而且承担来访者角色的不同方面。在心理治疗中,这些人最可能获益,而且也确实获益最多。
 
4.心理医生一般用什么形式来解决来访者的问题?
首先,是个体心理治疗;其次,如果来访者处在一种较为严重的境况中,比如,严重的抑郁状态,有消极自杀的行为,心理医生也会建议适当地使用一些药物;第三,其它方法,如家庭治疗、集体心理治疗、催眠、意象对话、各类活动小组等等。
 
5.  心理治疗有哪些方法?
有人做过统计,全世界大约有250种心理治疗的方法,但获得广泛认可的只有三种,即:精神分析、行为主义和人本主义、认知治疗、家庭治疗、.团体心理治疗.、催眠治疗意象对话等技术。
 
6.  我怎么知道哪种方法最适合我?
您当然有权利知道医生主要用什么方法对您做治疗。一般咨询开始前,咨询师会跟来访者一起讨论何种技术更适合当事人。
 
7.金色年华的心理医生主要使用哪些治疗方法?
   以上提到的方法均使用,但各个医生之间稍有不同,不同医生也会有不同的治疗技术和风格。
 
8.系统的心理治疗一般需要多长时间?
一般一次60分钟,一周一次,亦可以一周几次。短程的治疗一般会持续20次左右,长程的治疗时间会更长,一年到几年。
 
9.  怎样收费?
   按医生不同,一次治疗收费有100元到800元不等的收费标准。
 
10.为什么要这么长时间?
心理问题不是一两天形成的,当然也就不可能几次治疗就将它们解决掉。几乎所有的心理问题都与性格有关。成语说:江山易改,禀性难移,说的就是改变性格比改朝换代更难。心理治疗的最终目的是心灵的成长。成长是一个极其缓慢的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
 
11. 什么是长程治疗、短程治疗和限时治疗?
所谓长程心理治疗,是指治疗时间较为长久,如超过半年,甚至一两年或更长。其治疗的目的不仅在于使症状与问题消失,还在于改善性格与行为的方式,故需要的时间较长。其治疗重点放在深层心理探索,完善人格。短程心理治疗是尽量在短期内完成一个阶段的治疗任务,主要解决一个重点问题,不把范围无限制地扩大。限期心理治疗是指在治疗开始时,治疗者与被治疗者之间就立下一个共同的目标,在一定的期限内做治疗。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彼此有个事先的计划与了解,并可针对此约定的期限去尽量努力,力求具体的改善。

金色年华的王枚珍老师在长期丰富的临床经验中针对不同来访者特殊情况探索出一套整合短程的治疗技术,疗效显著。
 
12. 看心理医生以前需要做什么准备?
基本上不需要做准备工作。有人来之前将自己的问题写在纸上,见了医生就照着念,这并不好。医生希望跟您有直接交流,而不希望跟您隔着点什么,哪怕是一张稿纸。不过刚开始的时候,你可以选择您感到舒服的方式开始。
 
13 为什么要预约?
看心理医生是必须预约的。而且预约要准确到从几点到几点。现在人们的健康意识提高了,看心理医生的人越来越多了,如果您不预约,就会影响医生的工作程序,也影响其他来访者就医。您预约的时间是与您的心理咨询师做具体面谈的50分钟,这样就不会和其他来访者有时间上的冲突,如果取消预约,必须至少提前壹天。
 
14. 心理治疗师是什么样的人?
心理治疗师首先是一个自然人、社会人、普通人,跟普通人一样,要工作学习,面对社会环境和现实,拥有普通人的所有情感。第二、心理治疗师是一种职业角色,他们感情丰富、细腻,对心理的变化观察敏锐,经常能够感受到自己和他人心理上复杂情绪,而且愿意用学到的心理理论和技术去帮助有心理困扰的人。
 
15. 对心理医生什么都说吗?
在您觉得安全和对医生完全信任的情形下,您应该把您的想法和您对医生的看法全部说出来。这样才有利于医生全面了解您的情况,也有利于医生与您的交流。安全感和信任感是逐渐建立起来的,也就是说需要一段时间,您不可能一开始就决定信任医生。但是,如果经过多次治疗都没有建立对医生的信任感,那您就需要开诚布公地与医生讨论一下这个问题。
16. 什么情形下需要换心理医生?
不论是因为什么原因,在您强烈地觉得这位医生不适合给您做治疗,或者医生自己认为他不适合给您继续做治疗时,您都要考虑另找一位医生。但是您应该与医生直接讨论这个问题,而不应该不辞而别。此外,这位医生有义务给您推荐一位他认为适合您的医生。至于您是否去找那位他推荐的医生,则完全由您自己决定。
 
17. 如果症状很快消失了,还需要做完预约的治疗吗?
是的,最好做完。这样有助理解症状产生的深层的原因,以避免复发。不过您也可以根据您当时的情况灵活自主的和咨询师讨论决定。
 

18. 我能在治疗以外的时间跟心理医生联系吗,如打电话、传呼?
最好不。您和您的心理医生是治疗关系,最好只在治疗时间接触。要尽可能避免发展治疗以外的任何关系,如朋友关系等等。但是,在经过讨论之后,医生也可能会根据情况给出他的联系方式。在治疗时间之外,您如果有非常严重的问题需要立即跟医生谈一谈,您当然可以跟他联系。若不是非常重要的事,那最好是在治疗时间谈。您也最好将您的恰当的联系方式告诉医生,以便他在非常特殊的情形下能跟您联系,如他因故不能上班,预约必须推迟等等。
 

19. 心理医生会对我的问题保密吗?
这可能是来访者最关心的问题之一。为来访者保密,是对心理医生的职业道德的最基本要求。在保密的内容上,有三个层次:
A.绝对保密的内容:任何您个人所独有的资料都是绝对保密的,如您的姓名、住址、工作单位、电话号码、身份证号码等等。所有这些内容没有您的允许,医生没有任何权利告诉第三者。
B.相对保密的内容:指并非您独有的那些材料,这些材料即使有人知道了也无法据此判断那就是您。例如很多心理问题的表现,都是成千上万来访者所共有的,没有人能通过这些表现来确定那就是您。心理医生有时需要将您的这方面的情况与他的同行讨论,以便给您提供更好的治疗。
C.不承诺履行保密义务的内容
1)、触犯相关法律(如,您可能对自己或他人构成危险;您有虐待儿童、老人或需要依靠您生活的人的嫌疑等)
2)、您的情况比较严重,并涉及到自身的安全(如自杀、自残、严重的抑郁等),我们会在必要时,通知您的亲属或监护人,并同时征求您的意见,以确保您的安全。
 
    除了以上问题以外,当然还有其他的问题,您可以跟您的心理医生讨论您的任何疑惑。任何相关的讨论都有助于治疗,不要担心会浪费治疗的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