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温焦虑症

来源:网络    日期:2017-7-22    浏览次数11791

 高温焦虑症

高温焦虑症,是指在高温笼罩下,人们特别容易疲劳、焦躁、发脾气、失眠、情绪波动等。科学证明当气温超过35、日照超过12小时、湿度高于80%时,气象条件对人体下丘脑的情绪调节中枢的影响就明显增强,人容易情绪失控,频繁发生摩擦或争执等现象。

人的情绪与外界环境有密切联系,当遇到持续高温天气和外界大环境变化时,人体这一小环境受到影响也会发生变化。一般来说,低温环境有利于人的精神稳定,一旦温度上升的变化幅度增大后,人的精神、情绪就会产生波动,不仅给人带来身体上的不适应,还会对人的心理和情绪产生负面影响,以致出现情绪烦躁、爱发脾气、记忆力下降等现象。

正常人中,约有16%的人在夏季会发生焦虑,尤其当气温超过35、日照超过12小时、湿度高于80%时,气象条件对人体下丘脑的情绪调节中枢的影响就明显增强,焦虑的比例都会急剧上升。

原因分析

专家指出,这是因为在炎热的夏季,人的睡眠和饮食量有所减少,加上出汗增多,使人体内的电解质代谢出现障碍,影响到人的大脑神经活动,从而产生情绪、心境、行为方面的异常。

症状表现

一是情绪烦躁,常会因微不足道的小事,对家人或同事发火,而自己则觉得心烦意乱,不能静下心来思考问题,经常丢三落四忘掉事情。

二是心境低落,对什么事情都不感兴趣了,觉得日子过得没劲,对同事和家人缺乏热情,此种情况清晨稍好,下午变坏,晚上更甚。

三是行为古怪,常会固执地重复一些生活动作。

预防措施

第一,要静心养生。俗话说心静自然凉。越是天热,我们越要心静,尽量保持淡泊宁静的心境。不要生闷气,遇到不顺心的事,要学会情绪转移,感到心烦意乱时可以想想一片森林、一片蓝天等,平静一下心情。

第二,要保证睡眠。睡眠不足,心情会变得急躁。经常作息颠倒或长期熬夜的人,通常情绪也不稳定。因为夜间11时至凌晨1时是脏腑气血回流的时间,此时,血回流到肝脏准备储存精气(能量),如果不睡,能量无法被贮藏,就会肝盛阴虚,阴阳失和。

第三,要调剂好饮食。日常膳食应尽量减少进食油腻食品,多吃一些清淡的食物,不仅能防暑,还能增进食欲。注意多饮水,以调节体温,改善血液循环。多进食清火的食物和饮料,如新鲜蔬菜、水果、绿茶等。

第四,要注意养气。日常生活中,行住坐卧都要保持不急不缓的动作,让呼吸均匀有序自然就会”“顺了,转化为足够的能量,身心舒展放松自然就平静了。